好凶险!研究发现微塑料可在人体大脑中累积,或影响神经健康

作者: 好凶险!研究发现微塑料可在人体大脑中累积,或影响神经健康
发布于: 2025-02-14 10:13
ChinaReplas T&P 2025
第三届塑料污染防治理论与实践论坛

主题:关于塑料的哲学

近日,《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微塑料(Microplastics, MNPs)不仅可进入人体肾脏、肝脏,还能深入大脑组织,并在神经系统中呈现累积趋势。该研究由美国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团队主导,首次利用高精度分析技术检测到人体大脑组织中的微塑料,为微塑料污染可能影响人类健康提供了直接证据。

编者按

本研究首次确认了微塑料可在人体大脑中累积,并且其浓度在近年显著上升,痴呆症患者的微塑料含量更高。尽管尚无直接证据证明微塑料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其在血管壁和免疫细胞中的沉积可能与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功能受损有关。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微塑料的摄入途径、代谢过程及潜在的健康影响。此外,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加强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监管,并采取措施减少人类暴露,以保护公共健康。


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

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

塑料打包站正在经历怎样的变革?个体户、回收网点、连锁门店····趋势是什么?技术创新、管理升级和市场拓展如何发展?···

带着这些热点话题,2月16日晚上8点半,北京国嘉基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废塑料新观察将邀请初环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曹卫东做客直播间:

塑料打包站的演化和进步

图片

— 1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人体器官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00微米的高分子颗粒,来源于塑料制品的分解、化妆品及工业副产物等。由于其体积微小,这些颗粒可通过饮食、空气及水源进入人体,并在多个器官中沉积。此前,研究人员已在人类肺部、胎盘及血管中发现微塑料的存在,但其在大脑中的分布和影响一直缺乏系统研究。

肝、肾和脑所有死亡样本的MNP总浓度概述

在本次研究中,科学家对2016年和2024年收集的遗体样本进行了分析,包括肝脏、肾脏和大脑组织。他们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电子显微镜(SEM-EDS)等技术,确认了这些组织中的微塑料组成及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肝脏和肾脏,大脑中的微塑料浓度更高,并且以聚乙烯(PE)为主。

— 2 

大脑微塑料浓度逐年上升

研究数据表明,在2016年的大脑样本中,微塑料的平均浓度为3345 µg/g,而2024年样本的浓度上升至4917 µg/g,增长幅度超过50%。这一趋势与近年来环境微塑料浓度的上升密切相关。尽管年龄、性别、种族或死因未对微塑料积累产生显著影响,但不同年份间的大脑和肝脏样本均显示微塑料含量增加,表明人类暴露于微塑料的水平正在上升。

对大脑中假定塑料的可视化

更令人关注的是,研究人员发现,患有痴呆症的遗体大脑样本中微塑料浓度显著高于正常样本。痴呆症患者的大脑中微塑料含量的中位数达到26,076 µg/g,是正常样本的数倍。此外,微塑料在患病大脑组织中的沉积主要集中在血管壁和免疫细胞周围,可能与神经炎症反应及血脑屏障功能下降有关。然而,目前的研究仅揭示了微塑料的累积现象,并未直接证明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3 

微塑料如何进入大脑?

一个关键问题是,微塑料如何穿透人体屏障,进入大脑并积累?研究团队推测,微塑料可能通过以下路径进入大脑:

  1. 血脑屏障(BBB)穿透:由于微塑料尺寸微小,一些纳米级颗粒可能通过特定的跨膜机制,如吞噬作用或载体介导的转运,进入大脑。

  2. 鼻腔直接通路:研究表明,空气中的超细颗粒可通过鼻腔嗅球直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微塑料可能也利用类似机制。

  3. 消化系统吸收:某些微塑料可能随食物进入消化道,被肠道上皮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大脑。

目前,科学家尚未完全理解微塑料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清除机制,但该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长期滞留在大脑中,并对神经系统产生潜在影响。

— 4 

未来研究与健康影响

尽管本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但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首先,该研究仅针对已故患者样本,尚无法确认微塑料对健康个体的影响。其次,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微塑料的累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此外,研究团队指出,目前的检测方法尚处于早期阶段,未来需要更先进的分析手段和更大规模的人群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微塑料对大脑健康的长期影响。

研究人员呼吁,应加强对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监管,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并开发有效的微塑料清除技术。此外,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采取措施减少微塑料暴露,如减少塑料包装食品的消费、避免使用含微塑料的个人护理产品,并选择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Bio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decedent human brains》

扫描二维码,下载完整全文

(资料来源:Nature,若需可查看原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行业新闻和科研成果,促进塑料循环利用领域的交流,不用做任何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修改或删除。
— 5 
在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塑料及其微塑料的环境与健康影响已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所述的研究已证实,微塑料不仅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还能进入人体组织,甚至在大脑中累积,并可能与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功能受损相关。这一发现再次引发对塑料污染危害的深刻思考。
然而,在塑料污染防治的理论与实践中,仍存在诸多认知误区与政策执行困境。为深入挖掘人们对塑料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开展关于塑料本身的哲学思辨,并进一步揭示当前塑料污染防治理论中的误区与实践挑战,“塑料污染防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将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塑料污染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方案,剖析相关术语背后的假设与谬误,为未来的塑料治理提供更为科学、理性和可行的思路。

ChinaReplas T&P 2025

   第三届塑料污染防治理论与实践论坛   

会议主题:关于塑料的哲学

主办方:中国合成树脂协会

2025年3月18日 19:00-23:00,苏州

会议语言:中英文同传





会议内容(持续更新中)

第一部分:塑料的哲学即是人的哲学

● 人类创造物与自然秩序之间的关系
● 塑料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变化
● 价值权衡与选择
● 塑料污染、人、制度,三者关系的思辨
● 塑料污染的因果链分析
第二部分:经济学视角下塑料污染

● 错误的定价

● 无需承担的责任

● 不明确的物权

第三部分:全球治理塑料污染理论研究对比及哲学反思

● 禁止限制替代方案的背后的逻辑

● 主体错乱下的政策逻辑的混乱

● 主流治理方案哲学思考

第四部分:治理塑料污染实践的难题

● 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哲学基础

● 责任的明确:塑料污染谁应该承担责任

● 费用的来源:治理塑料污染费用谁来支付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4-27
    废塑料新观察
    作为欧洲塑料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赫拉集团旗下的子公司Aliplast收购了Gurit公司位于意大利Carmignano di Brenta的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工厂,这项投资着眼于日益增长的市场规模。— 1 —新增产能15000吨 欧洲塑料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Aliplast的再生PET业务再度扩张。该公司隶属于赫拉集团(Hera Group)旗下的赫拉环境(Herambiente),现已收购了Gurit公司的意大利PET回收业务部门,运营工厂位于Padua市Carmignano di Brenta,再生PET的年产能新增约15000吨。此次收购是Aliplast公司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应对再生PET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也是欧洲和意大利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的结果。特别是意大利实施的196/21号法令,即2019/904一次性塑料指令。该法令自1月1日起实施,其各项要求中包括液体食品塑料容器必须含有至少25%的再生原料。新的欧洲 PPWR 包装法规也要求增加再生塑料的使用。— 2 —Aliplast公司旗下的生产与物流平台 Carmignano di Brenta工厂处理来自Corepla公司和Coripet公司联盟回收链的消费后...
  • 2025-04-27
    废塑料新观察
    编者按此次合作不仅是中日企业技术与市场的深度对接,更是全球再生资源行业智能化转型的缩影。弓叶科技的AI分拣技术与华兴株式会社的本地运营经验结合,为亚洲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新样本。智能化设备的本土化落地,正在改变环保产业的权力结构——技术不再是单一的工具,而是重塑资源分配规则的关键变量。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2025 年 4 月 19 日,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兴株式会社正式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携手致力于加速日本再生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此次合作是双方多年友好合作的延续与深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弓叶科技与华兴株式会社的合作始于 2022 年,当时双方共同打造了位于日本埼玉县的可回收物全自动绿色分拣中心,该项目稳定运营至今已超过三年。2023 年,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成功为丰田通商完成了瓶到瓶清洗线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24 年,弓叶科技再次与华兴株式会社签订价值数千万元的订单,在群马县启动新建瓶到瓶清洗厂项目...
  • 2025-04-27
    废塑料新观察
    国内热点1、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在南京揭牌成立 2、上市公司合百集团进军再生资源行业,以分拣、加工再利用为核心业务3、环卫与废塑料回收“两网融合”,探索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4、精准“数”动,塑循环未来,中国塑料回收再生数据研究工作组来了!5、国务院督办国标:PET及HDPE《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要求提速6、 破局来源、去向“盲区"!再生塑料国标:全链条可追溯+环境评估体系,即将落地7、再生PS和再生PS-I,国家标准中的技术规范如何评价?8、金发科技2024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销售量28.59万吨,增长7.44%9、从 rPET 到 rHDPE,埃维恩清洗线两周连获FDA双认证10、3亿投资,20万吨产能!奥塞尔在天津打造“车到车”的再生材料闭环11、震撼!中国企业把色选机做成了“智能体”! 12、创源股份:绿色设计落地可持续理念,环保责任贯穿产品全周期 13、弓叶科技入选百事亚太地区“绿色加速器项目”TOP 1014、盛禧奥再生PC项目落户张家港,采用溶解回收技术15、中资环集团绿色投资和电子电器两公司揭牌成立16、总投资超5亿元!一高...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