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东:打包站的智能化蜕变突破困境,重塑废塑料回收行业的未来格局… | 王旺访谈 5

作者: 曹卫东:打包站的智能化蜕变突破困境,重塑废塑料回收行业的未来格局… | 王旺访谈 5
发布于: 2025-02-25 09:29

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倒计时 21 

2025年2月16日,“废塑料新观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塑料打包站的演化和进步”的直播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初环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曹卫东做客直播间,一同探讨:塑料打包站正在经历怎样的变革?个体户、回收网点、连锁门店····趋势是什么?技术创新、管理升级和市场拓展如何发展?等话题。


观看完整直播回放(2小时24分钟)

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

新朋友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在废塑料回收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打包站作为核心环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本期直播访谈中,曹卫东董事长分享了他的独特见解。从起初的困境到如今智能化突破,曹总的经历不仅揭示了打包站行业的挑战与机遇,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智能化技术正引领行业走向高效、标准化的新时代,本文独家回顾直播访谈,深入探讨打包站的蜕变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 1 

揭秘打包站业务的蜕变:从困境到智能化突破

在提及“为何想到要做打包站”这一问题时,曹总回顾了公司从三人班子到如今的成长历程,特别提到在2014年尝试建立打包站时,因原料供应混乱和生产不稳定,最终不得不关闭了三家打包站。他认为,这个问题并非行业本身,而是管理模式上的缺陷,许多企业都面临类似困境。

然而,曹总并未放弃,在2019年重新启动了打包站业务。随着清洗行业标准化和后端工业化的发展,原料需求大幅增加,这为打包站的重新崛起提供了契机。他在2021年提出“智能化元年”的概念,预测智能化技术将彻底改变打包站行业。如今,智能化设备的成本大幅下降,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曹总的经历展示了坚持与创新的力量,尤其是在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下,打包站业务正迎来高效、标准化的新时代。这不仅改变了一个公司的发展轨迹,也为整个行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据此曹总做出判断:打包站,大有可为!
— 2 

智能化打包站的未来:用科技重塑行业格局

3.1

产能提升与人员优化:行业变革的必然趋势

在新技术推动下,打包站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新产能的引入,曹总认为短期内会面临人员减少、单价提高等挑战,而且这种变革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适者生存,将淘汰不适应的企业,最终留下高效、精英化的公司。

3.2

智能化打包站的探索:坚持试验,不断优化

经过一年的市场测试,曹总发现不同模式的打包站表现各异,有些盈利微薄,有些出现亏损,但这些经验积累为未来的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3.3

第三代智能化打包站:低成本、高效率的新突破

2025年4月,曹总计划正式启动新一轮投资,目标是在杭州市区建立第三代智能化打包站。他指出,智能化的核心不仅仅是提升自动化水平,更重要的是降低成本,使其比传统打包站更具竞争力。新的打包站必须在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上全面超越传统模式,才能真正取代旧有模式。

3.4

科技赋能打包站:如何实现成本优化?

曹总认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科技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未来的智能化打包站不应仅仅依赖昂贵的设备,而应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模式。

3.5

未来计划:40家智能打包站,全面布局市场

曹总透露,2025年公司计划建设40家智能化打包站,并围绕成本控制、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

3.6

规模化VS小型化:不同城市的最佳模式

关于打包站的发展模式,曹总提出了“规模化 vs. 小型化”的思考。他认为,不同城市需要不同的发展策略。

曹总的探索表明,智能化技术正快速渗透进打包站行业,并对传统运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虽然行业仍处于摸索阶段,但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模式已初现雏形。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验证,智能化打包站有望成为行业的主流模式,重塑废塑料回收行业的竞争格局。

— 3 

剖析打包站运营:成本控制、盈利模式与行业未来

4.1

简化人员配置,优化成本控制

打包站的简化运营模式,通常只需四人,包括站长和三名员工。人员少,但只要日处理量达到5吨以上,就可实现盈利。他强调保持现金流为生意成功的关键。

4.2

盈利门槛分析,找到可持续模式

虽然去年开设的6家打包站中仅1家盈利,曹总通过市场测试找到合理模式。他表示,今年至少80%的打包站将实现盈利,并计划通过标准化定制提高整体效率。

4.3

规模与盈利模式的平衡

中型打包站是最佳选择,每日收货量控制在5吨左右,避免过大规模带来风险。他指出,当前竞争激烈,价格战不可取,控制成本和优化运营才是持续盈利的关键。

4.4

未来发展: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

曹总强调,打包站行业仍有巨大潜力,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持续的模式探索。他计划加大对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推动行业向连锁化、标准化发展。

往期访谈回顾

戴航:打包站疯狂建设、分选机价格腰斩、国家队进入,再生PET进入充分竞争状态 | 王旺访谈 1
戴航:外贸萎缩、工厂产能倍增、再生PET能否盈利? | 王旺访谈 2
唐国明:无人分选线大量上线;再生产能远高于产量;回收经营模式革新;反向开票政策出台··· | 王旺访谈 3
唐国明:按比例使用再生材料、食品接触等政策演变;拓展海外市场;央企入局对行业的影响··· | 王旺访谈 4
点击上方图片,报名参会

直播访谈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

新朋友请加工作人员微信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5-09
    废塑料新观察
    EDITOR编者按PPWR的实施标志着饮料行业迈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以可重复使用PET瓶、押金返还体系和“可重复使用设计”为核心的法规条款,将为减少塑料废弃物和提升可持续性提供强有力支持。尽管2030年仍显遥远,但再利用体系所带来的机遇已经开始显现。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全球致力于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欧盟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这一法规对饮料包装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再利用与回收目标。特别是对于可重复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重视,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 — 1 — 欧洲法规加速饮料包装变革 PPWR为欧洲饮料行业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绿色路径。该法规不仅明确要求,到2030年饮料产品中10%必须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到2040年这一比例目标提升至40%,而且通过立法手段,推动企业和零售商共同构建更高效的再利用系统。这其中,可重复使用的PET瓶成为制度设计和实践执行中的“核心角色”...
  • 2025-05-09
    废塑料新观察
    EDITOR编者按PPWR的实施标志着饮料行业迈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以可重复使用PET瓶、押金返还体系和“可重复使用设计”为核心的法规条款,将为减少塑料废弃物和提升可持续性提供强有力支持。尽管2030年仍显遥远,但再利用体系所带来的机遇已经开始显现。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全球致力于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欧盟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这一法规对饮料包装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再利用与回收目标。特别是对于可重复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重视,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 — 1 — 欧洲法规加速饮料包装变革 PPWR为欧洲饮料行业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绿色路径。该法规不仅明确要求,到2030年饮料产品中10%必须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到2040年这一比例目标提升至40%,而且通过立法手段,推动企业和零售商共同构建更高效的再利用系统。这其中,可重复使用的PET瓶成为制度设计和实践执行中的“核心角色”...
  • 2025-05-09
    废塑料新观察
    EDITOR编者按可口可乐此次对回收宣传的调整,折射出全球品牌在环保话语权下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环境。消费者对“绿色”标签的信任正在被重新塑造,企业若想在环保议题上树立口碑,必须以诚实、透明为前提。此次事件也为其他跨国企业敲响警钟:环保宣传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必须对所有产品成分和回收路径如实披露。 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塑料包装中添加再生材料(PCR)的努力,正在经历从“理想蓝图”到“现实落地”的艰难转变。尽管众多品牌已经公开承诺提高回收材料使用比例,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技术创新和消费者认知等多个环节都面临不小的挑战。近期在马里兰州举办的塑料回收大会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政策、包装创新与更有效的公众沟通,缓解行业难题。面对欧盟监管压力和“漂绿”质疑,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近日宣布将对其塑料瓶回收宣传做出重大调整。欧盟委员会于本周二表示,可口可乐将停止使用“100%回收塑料”这一说法,并...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