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票缺失”难题未解,反向开票政策到底卡在哪?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4-08 10:12
分类: 行业资讯

编者按



我国自2024年4月29日起开始实施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2024年累计实现“反向开票”185万份。累计金额不足行业年交易额的1%,与年超万亿的再生资源市场形成强烈反差。


董英-公众号.png

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

自2024年4月“反向开票”政策实施以来,尽管政策旨在解决再生资源行业长期存在的“第一张票缺失”问题,但实际效果远低于预期结合政策落地情况,其核心堵点与痛点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1、政策执行与合规风险

税务合规成本高:资源回收企业需承担代扣代缴自然人个税义务,但自然人普遍缺乏主动纳税意识,导致企业面临税务稽查风险,部分企业因难以核实自然人身份及交易真实性被迫承担额外合规成本。

地方政策执行差异:各地对“反向开票”的备案条件、开票流程等执行标准不统一,例如部分地区要求自然人提供身份证原件,增加了操作难度;同时过去违规返税形成的“税收洼地”仍存在惯性,削弱了政策统一性。
2、市场主体参与障碍

自然人配合度低: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如废品回收商贩),普遍不愿配合实名认证及税务登记,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或增加纳税负担。

小微企业适应困难:中小型资源回收企业缺乏数字化管理能力,难以满足“反向开票”要求的交易流水、资金凭证等数据留存标准,导致开票效率低下。

3、风控机制不完善

反向开票”:存在虚开发票风险,例如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自然人交易骗取抵扣凭证,而税务部门尚未建立高效的事前预警机制。

4、行业生态与利益博弈

回收链条利益分配失衡:政策要求资源回收企业承担开票责任,但上游自然人议价能力弱,企业难以通过价格调整转嫁成本,导致利润空间压缩。

下游利用企业协同不足: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如钢铁厂),对“反向开票”凭证的认可度有限,部分企业仍要求资源回收企业提供传统增值税专用发票,形成重复开票负担。

综上,“反向开票”政策需在降低合规成本、统一执行标准、强化技术支撑等方面持续优化才能真正激活再生资源行业循环利用潜力。(来源:循碳科技)



图片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咨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再生PET新视界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4-15
    废塑料新观察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倡议,3月10日,朝代(江苏)环保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代环保”)正式宣布启动海外投资计划,开启全球布局的新篇章。朝代环保的投资计划聚焦东南亚,拟筹投入3.5亿美元,用于纺织全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近日,朝代环保通过全资子公司成功完成对越南广南省楚莱经济特区三英工业园的战略性投资。该项目现已通过中越两国政府审批,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1— 项目分期建设规划朝代环保作为一家可持续发展型企业,专注于各类环保面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批发为一体,长年为国内外客商提供RPET海洋再生、RPET陆地再生、人丝人棉、再生尼龙、可降解面料等系列产品。1一期工程(18公顷)· 织造生产(行业代码:1312)  建设智能化织造基地,年产环保功能性面料2.2亿米,服务于国际纺织品市场。  · 纺织品整理(行业代码:1313)  配套高端印染、涂层、复合及压光工艺,形成“织造-整理”一体化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 污水处理厂(行业代码:3700)  采用“循环”技术,日处理能力达9000吨,实现生产废水最高90...
  • 2025-04-15
    废塑料新观察
    编者按以原生丝冒充再生丝,是整个再生化纤行业的信任危机,亟待国标落地。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办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了再生化纤的两家“李鬼”企业,以原生化纤冒充再生化纤进行标识后销售。— 1 — 苏州佳海,罚款180万苏州璟珮,罚款150万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之时,苏州佳海公司的4条生产线均在使用原生POY涤纶丝生产“再生半光DTY”。苏州佳海公司成品仓库内有标注“再生半光DTY”的成品库存302775.29kg,其中经检测为原生涤纶丝的产品库存为279677.29kg,合计货值金额为2754867.723元。苏州佳海公司负责再生DTY涤纶丝的生产,生产的成品一部分由该企业直接进行销售,一部分由苏州璟珮公司进行销售。苏州佳海公司在采购再生POY原料的过程中,因部分客户不需要开具TC证书,故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多余的POY原料TC证书,苏州佳海公司将结余的TC证书套用到其采购的原生POY原料上,再给需要...
  • 2025-04-15
    废塑料新观察
    编者按以原生丝冒充再生丝,是整个再生化纤行业的信任危机,亟待国标落地。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办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了再生化纤的两家“李鬼”企业,以原生化纤冒充再生化纤进行标识后销售。— 1 — 苏州佳海,罚款180万苏州璟珮,罚款150万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之时,苏州佳海公司的4条生产线均在使用原生POY涤纶丝生产“再生半光DTY”。苏州佳海公司成品仓库内有标注“再生半光DTY”的成品库存302775.29kg,其中经检测为原生涤纶丝的产品库存为279677.29kg,合计货值金额为2754867.723元。苏州佳海公司负责再生DTY涤纶丝的生产,生产的成品一部分由该企业直接进行销售,一部分由苏州璟珮公司进行销售。苏州佳海公司在采购再生POY原料的过程中,因部分客户不需要开具TC证书,故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多余的POY原料TC证书,苏州佳海公司将结余的TC证书套用到其采购的原生POY原料上,再给需要...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