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洗的衣服,正在偷偷污染地球?科学家一文解释“微纳塑料释放”的真相丨Nature water重磅论文
摘要:合成纺织品是微塑料纤维污染的重要来源。虽然纺织品洗涤过程中微塑料纤维的释放机制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对纳米塑料的释放知之甚少。发表了对聚酯纺织品洗涤和磨损过程中释放的纳米塑料部分的首次研究;然而,人们对所观察到的亚微米颗粒的化学成分提出了质疑。使用分析方法的组合,我们在这里显示,12种不同的聚酯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每克纺织品释放4.6×10^10至8.9×10^11个颗粒,平均尺寸为122-191nm。释放的亚微米颗粒的数量不受切割方法或织物结构的显著影响,但正相关与洗涤前纤维表面存在的亚微米颗粒数相比,差异显著(P<0.01)。提取的亚微米颗粒的可溶于乙醇。这些颗粒最有可能是水不溶性的聚我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水的贡献,不溶性低聚物颗粒对环境的人为纳米塑料污染。
EDITOR
编者按
本文以严谨的实验设计、详实的多维度分析,为微纳污染的界定和测量树立了新的范式。特别是在鉴别“低聚物颗粒”与“真正纳米塑料”方面提供了重要突破。同时,也提醒我们环保政策不能只盯住“微塑料”,更细的纳米尺度污染或许才是潜在杀手。
李 编 博士
微塑料污染作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相比微米级的微塑料纤维,人类对纳米尺度的塑料颗粒知之甚少。聚酯织物广泛应用于日常服饰、家居和工业材料,洗涤时产生的污染常被忽视。过去研究多集中于微纤维释放,而忽略了尺寸更小、危害潜力更大的亚微米颗粒。研究者认为,后者由于粒径小、数量多、更易穿透细胞膜,可能对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构成更大威胁。
— 1 —
研究方法
本文作者从市面上选取了12种不同结构的聚酯织物,采用剪刀和激光两种裁剪方式,并进行了标准化的模拟家用洗涤实验。研究中使用了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分析(EDX)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等多种手段来表征颗粒数量、形态和化学成分。此外,利用乙醇溶解实验区分低聚物与真实纳米塑料的比例。
图1 12种涤纶织物在洗涤过程中释放的亚微米粒子
— 2 —
结果分析
(1)颗粒数量与尺寸
12种织物在一次洗涤中释放出的亚微米颗粒数目从4.6×10^10到8.9×10^11不等,颗粒平均直径为122–191纳米。释放数量与织物表面初始附着的颗粒数量高度相关,而与裁剪方式、纱线类型、织物结构无显著相关。

图2 反复洗涤对四种织物释放的亚微米颗粒数量的影响
(2)重复洗涤实验
多次洗涤显示,绝大多数颗粒(73–87%)在首次洗涤中释放,之后释放量快速下降,说明这些颗粒并非在洗涤中形成,而是洗涤时从纤维表面剥离。
图3 聚酯纤维表面的亚微米颗粒
(3)颗粒组成与来源
SEM与EDX分析证实,大多数颗粒形态一致,主要由碳和氧组成,未发现硅等添加剂痕迹。乙醇溶解实验进一步揭示,这些亚微米颗粒中大部分是PET低聚物,而非聚合度更高的纳米塑料。
图4 选定的亚微米颗粒的STEM和元素分析。
(4)热解分析
热解质谱结果显示,洗涤液中释放的颗粒与PET标准物在乙醇提取后的组分高度一致。由此可判定,大部分颗粒为非目标添加的聚酯低聚物,而非真正聚合形成的塑料。

图5 水不溶性亚微米颗粒在乙醇处理过程中溶解。

图6 PET标准品和洗涤过程中从聚酯纺织品中提取的亚微米颗粒的py-GC-MS色谱图。
— 3 —
讨论与启示
纤维生产工艺是颗粒形成的根源,洗涤只是释放这些颗粒的过程; 织物外观和类型无法作为污染潜力的指标,消费者无法通过肉眼辨识低污染织物; 传统的微塑料监测方法难以有效区分低聚物与纳米塑料,需引入溶解性测试作为新标准; 乙醇可有效区分低聚物与纳米塑料,有望成为环境样品前处理的关键工具。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行业新闻和科研成果,促进塑料循环利用领域的交流,不用做任何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修改或删除。

周报/月刊,即刻订阅
✅ 周报:周日/周一发布,梳理一周大事,洞察趋势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编者按英科再生2024年业绩亮眼,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对全球资源循环的深度布局。跨越地域与品类的闭环循环模式,以技术创新突破了再生材料的价格天花板。英科的战略转型正推动整个行业从简单回收向深度资源化跃迁,这或许才是实现"万物再生"愿景的关键密码。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4月27日,英科再生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 1 —经营业绩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24 亿元,同比增长 19.09%;实现归母净利润3.07 亿元,同比增长 57.0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12.85%,总资产突破55 亿元。近5 年(2020-202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 111.24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14.54%,净利润11.91 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25.19%;归母净利润7232.04万元,同比增长0.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43.11万元,同比下降32.40%。 英科从全球 100 个国家,回收不同类型的废弃塑料,通过先进的再生...
-
国内热点1、万凯新材PET化学法再生已建成年产100吨级实验室中试线!2024年财报发布 2、重罚之下仍造假?原生与再生PET的鉴别标准 3、注资10亿,中资环集团成立绿色纤维公司 4、再生涤纶短纤巨头天富龙,IPO,成功过会! 5、浙江佳人申请化学法再生聚酯中副产物乙二醇脱色提纯专利 6、恒申集团和Ambercycle合作,推进纺织品闭环循环 7、李宁:构建环保产品“全链路”,已推动超1.9亿个回收塑料瓶的再利用 8、弓叶科技与华兴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共推日本再生资源行业升级9、年产1000吨DT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投产10、通过溶剂热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废料无催化剂升级回收成可降解的PET基工程塑料 11、安踏体育可持续产品占比突破30%国际热点12、暴涨65% ! 美国塑料回收协会对 rPET 进口激增发出警告 13、关税阴影下,H&M 拟投资10亿美元在越南建循环纺织中心 14、20μm ! 世界最薄可回收PET热缩膜,东洋纺SC836-20获APR可回收性设计认证 15、新增产能1.5万吨,Aliplast收购Gurit的意大利PET回收工厂 16、英国再生...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制订发布,旨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领域、优势企业集中,满足我国环境治理的技术装备需求。 — 1 —工作背景 《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制订发布,旨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领域、优势企业集中,满足我国环境治理的技术装备需求。— 2 —推荐要求 (一)基本要求本次申报工作要求被推荐企业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记录、未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要求被推荐技术装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产权明晰,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要求,技术装备应用后污染物控制优于国家污染排放相关标准要求,或优于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等相关要求。(二)推荐范围本次申报技术装备的范围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固体废物处理、噪...